市场规模71亿元,中国楼宇自控行业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2021-12-21725

日前,由美控智慧建筑联合亿欧智库共同发布的《赋宇新生·中国楼宇自控白皮书》预测称,2021年中国楼宇智能化市场产值约达为7238.2亿元,其中楼宇自控行业市场规模为71亿元左右。

所谓“楼宇自控”,是指包含现场设备层、控制层、管理层,实现对楼宇机电设备集中监控和管理的专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又称为楼宇自动化系统(BAS)。其应用场景广泛,医院、工厂、写字楼、酒店、学校、商业综合体等均可适用。

白皮书认为,楼宇自控系统可实现节省能源成本、人力成本、减少人工干预、提高控制精度、减少响应时间等直接经济效益,也可实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故障和宕机时间、实现低碳运营等间接经济效益。

白皮书指出,中国楼宇自控行业发展起步较晚,有关智能化建筑的探索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到2000年前后,我国开始规范智能化建筑的建设,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标准。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国内楼宇自控系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新鲜事物”到“标准配置”的蜕变,已经成为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国内楼宇自控市场需求主要分为两个市场,其一为存量市场改造,其二是新增市场的楼宇智能化。

时至今日,随着信息技术等各类新兴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牵引下,国内楼宇自控系统延伸出了更多功能与内涵。去年7月国家住建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中,亦提出推动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基础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转移扩散和商业化应用。

白皮书认为,在建筑业智慧化转型的政策主导下,深度应用云平台、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中国楼宇自控有望走出属于自己的创新路径,实现弯道超车。

尽管楼宇自控在国内已经稳步发展,但报告作者之一的美控智慧建筑有限公司总经理孙靖仍认为,专业人才不足、建筑设备重建设轻管理、市场缺乏有力规范等因素,使得国内楼宇自控市场在工程质量、应用开通率、单位面积市场容量等方面都明显落后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

“我们预估中国今天的楼宇市场规模大概是71亿元,这个数字并不大,所以愿意持续投入的公司不多。”孙靖在白皮书发布会上表示,国内建筑规模和复杂性都在不断上升,在信息化、互联网、物联网方面发展迅速,因此需要通过一体化预制,场景的多功能化继承,来降低现场维护专业程度要求。

而在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信息与智能化专业委员会主任肖建平看来,目前国内楼宇自控还存在重硬件、轻软件,控制策略缺乏针对性,系统调试不到位,后期环境维护人员缺乏培训,及专业素质不足的问题。不过她也指出,楼宇自控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信息化、智能化融合,软件定义一切。

【记者】葛政涵

【作者】 葛政涵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上一篇:智慧建筑:智慧城市的未来驱动力

下一篇:2021-2027年中国楼宇智能化市场调查与市场全景评估报告